中国桑蚕丝织技艺

2024-06-03
0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迄今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文化传遍世界,输往欧洲的中国丝绸成为18世纪欧洲社会中国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1977年至今,中国丝绸产量及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蚕桑丝织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为更好地保存保护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浙江、江苏、四川等三省作为蚕桑生产的主产区和蚕桑丝织文化的保护地,三省文化行政部门联合行动,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为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及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丝绸生产习俗。

20099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基本释义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

中国劳动人民是首先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使用丝绸的民族,其制作的丝绸制品更是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从汉代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曾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中国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的技术,给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了极其光辉的贡献,这是中国的光荣,也是中国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蚕桑业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蚕桑业的发源地。蚕丝利用、野蚕驯化、种桑养蚕,皆起源于中国,传播于中国。相传伏羲氏发明乐器,以桑制瑟,以蚕丝为弦。在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黄帝打败蚩尤,有人来献丝,黄帝命织成绸、制成衣帽,穿戴起来既舒适,又华贵。后来,黄帝轩辕氏的皇后西陵氏嫘祖就把野蚕移入室内饲养,人们纷纷效仿,养蚕逐步推广开来。从此嫘祖便被尊称为养蚕的先祖。

据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在渔猎时代进入家业时代后,蚕已开始家养。19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刻有丝织花纹和蚕形图案的骨盅以及纺织工具;1984年河南荥阳县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又发现了公元前3500年前用于裹尸的大量丝织品,其中有平纹织物和浅色罗等。从传说、历史资料、考古文物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认识,采集野蚕茧食蛹、茧层拉丝绵御寒、丝线制作渔猎工具等在先,缫丝、养蚕在后,而大量丝织品的出现,证明蚕已进入室内人工饲养阶段。据推算,养蚕业大约兴起于公元前1388至公元前1135年的商代。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大量有关蚕、桑、丝、帛等方面的象形文字,当时把祭祀蚕神与祭祀祖先并列,并已设有专门管理蚕事的官职女蚕。这证明3000多年前蚕桑业已非常发达,养蚕在社会生活中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近代发掘出来的大量铜器及玉器上,发现有丝织物锈蚀的印痕,能分辨出当时丝织品已有平纹绢、提花的回形纹绢、雷纹绢和菱花纹绢等,说明商代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已具相当水平。


桑蚕丝织的品种和民俗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原创性发明,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在这个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和织锦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以及四川的成都等地。中国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及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丝绸生产习俗,活态传承脉络清晰。遗产项目涵盖了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和江苏苏州、四川成都等35市的蚕桑生产区。

余杭清水丝绵制作历史悠久,唐代时丝绸生产已很普遍,开元年间丝绵被列为贡赋。民国时,余杭老恒昌清水丝绵享誉国内外。余杭清水丝绵色泽洁白,无绵块、绵筋、杂质,手感柔滑,弹性好、拉力强,厚薄均匀、特色鲜明。

杭罗,是中国桑蚕丝织技艺技术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原产杭州,由纯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绸面具有等距规律的直条形或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刚柔滑爽。穿着舒适凉快,耐穿耐洗。多用作帐幔、夏季衬衫、便服面料等。

双林绫绢生产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花者为绫,素者为绢。双林绫绢传统手工技艺精湛,种类繁多,分为耿绢、矾绢、花绫、素绢等诸多品种。双林绫绢生产工艺流程工序严密,主要有:浸泡、翻丝、纤经、放纡、织造、炼染、砑光、整理等大小20余道工序。双林绫绢素以轻如蝉翼、薄如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著称,被誉为丝织工艺之花

轧蚕花是江南蚕乡崇拜蚕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间传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含山镇境内的含山是蚕神的发祥地和降临地,于是含山成为杭嘉湖蚕乡的蚕花圣地

含山蚕花庙会从每年清明节(俗称头清明)开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称三清明)结束。其中以头清明较为热闹。蚕乡农民纷纷从水路、陆路涌向含山,热闹非凡,俗称轧蚕花为吴方言,是的意思。

扫蚕花地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源于湖州市德清县蚕桑生产和民俗活动。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扫蚕花地大都在春节期间和清明前后表演,一般在乡村举行的马鸣王菩萨庙会上随着巡行队伍演出,而更多的是被蚕农在清明时请到家中演出。用以消除一切灾难晦气,祈求吉利和蚕桑丰收。扫蚕花地艺人有半职业和业余两种,半职业艺人过去以穷苦农民为多,他们务农尚不能温饱,靠演扫蚕花地补充收入。业余的演出则带有极大的自娱性,队伍全由四乡农民自愿组成。


桑蚕业现状



十五期间以来,中国加大了蚕桑产业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取得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等一大批原创性成果,处于世界蚕业研究的领先地位。在创造新型育种素材,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型蚕品种,开发无需烘茧的永续蛹技术,培育强健性蚕品种、雄蚕品种、有色天然茧丝品种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对蚕桑茧丝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深入,蚕桑茧丝资源在食品、医学、轻工、化学、农业等领域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已开发的医药新素材、新资源食品、新型保鲜剂和污水净化剂、高档化妆品、包装材料、工艺品及家居制品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家蚕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和桑蚕茧丝绸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预示着世界蚕桑业再次面临20世纪初,诸如家蚕杂交技术和蚕种人工孵化技术等科技创新那样的革命性变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蚕桑产业的运用越来越普及。新技术对市场需求的推动很可能使我国蚕桑产业在未来10-20年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的桑园面积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加上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上升等原因,桑蚕的生产已逐步向中国西南地区转移。东桑西移虽然有利于经济发展,然而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却是不利的,因为中国蚕桑丝织文化将失去传统和文化的根基。为进一步保护中国蚕桑丝织技艺,2011年,从浙江海宁市盐官到长安的38平方公里上,一个《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开始被规划和建设。据了解,生态园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有较大规模的蚕桑文化生态园,不仅能全面保护、研究、传承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也将带动周边种桑养蚕的发展,有利于保持和改善目前中国桑蚕丝绸业的发展环境。全国人大代表,赵丰也提出,要维持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化,还应与丝绸生产机构、设计院校合作,建立丝绸文化创意园。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推动蚕桑丝织产业升级走向国际,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


成就


20099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杭罗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正式加入世界非遗。成为中国的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篇: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