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宴乐图
西安鼓乐,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西安鼓乐源于唐代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西安鼓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演奏形式有坐乐、行乐,其中还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词等。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阿布扎比会议上,西安鼓乐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2006年5月20日,西安鼓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61。2009年,该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渊源
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形成于明、清,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可以说是它的鼎盛时期,西安城乡内外鼓乐社不计其数,每年农历六月初一终南山南五台举行鼓乐盛会,各路鼓乐队云集一处,笙管齐鸣,连续三天,昼夜不停,盛况空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前夕,西安鼓乐几乎停止活动,乐谱大量散失。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仅存的几家鼓乐社会给予很大关注,至“文革”前尚有二、三十家鼓乐社。但十年浩劫使鼓乐活动逼迫停止。
改革开放以后,各鼓乐社纷纷恢复,到了1987年“第五届华夏之声・西安鼓乐音乐会”时达到一个高潮。此后,各鼓乐社的发展又逐渐走向衰退。20世纪90年代,西安鼓乐进入了一个相对沉寂的阶段。以李石根、何均为代表的老一辈专家学者退休后,研究工作陷入了瘫痪局面。陕西省鼓乐研究中心已名存实亡。长安古乐学社的活动也时有时无。
进入21世纪,西安鼓乐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时期。首先随着国家民族民间文化工程的启动,陕西省和西安市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鼓乐抢救保护领导小组,加大了抢救保护工作的力度。陕西省文化厅为各乐社赠送了乐器,西安市上拨专款对乐社现状进行了次详细的搜集普查,并对老艺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基本特征
表演形式:
西安鼓乐分为“坐乐”和“行乐”两种演奏形式。
坐乐是室内音乐,坐乐大致可以分为城乡两种,城市坐乐编制约十二三人;农村坐乐有若干乐器调整,依条件而定。有些地方,在农村的坐乐中,吹奏乐器用到十几个以上,打击乐器更多,演奏者多达几十人,造成震撼人心、摇荡山岳的宏大音响,风格与城市坐乐迥然不同。
行乐在行进中演奏,伴以彩旗、令旗、社旗、万民伞、高照斗子等,乐器用高把鼓、单面鼓等。用高把鼓的,风格温雅庄重;用单面鼓的,风格活泼悠扬。行乐有时还有歌词,内容与祈雨有关。
演奏乐器:
以竹笛为主奏乐器,吹奏乐器有笛、笙、管,击奏乐器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及大铙、小铙、大钹、小钹、大锣、马锣、引锣、铰子、大梆子、手梆子等,有时还加上云锣。
调式:
西安鼓乐的调式为七声音阶,他所用的调依据五度相生律而得,常用的四调称之为:六调、尺调、上调、五调。
目前西安各鼓乐所使用的乐谱,依然是古代的半字谱,全为手抄传本。其沿用着中国唐、宋时期的记写方式,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采用汉字符号的记谱方式之一,其记谱形式以“上、尺、工、合、六、五、一”分别来表示“do、re、mi、fa、sol、la、si”,在汉字下方画斜线和在汉字旁加部首(例如加“亻”等)来表现音高。
三大流派
西安鼓乐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
僧派由一毛姓和尚所传,演奏者多为市民、僧人;其音调较高,悠扬而热烈。
道派为城隍庙道士所传,音调较低,平和、幽雅。
俗派是由于僧派中的一部分乐曲,长期掌握在农民手中,不断吸收民间音乐,逐渐和僧派有了区别,而形成俗派,其音调高扬、浑厚、热烈。
传承保护
西安鼓乐保存了大量史传曲目名录中的鲜活曲谱,对被认为“无声的中国音乐史”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西安鼓乐的曲体曲式结构原则和手法,对开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结构难题、发扬民族优秀音乐传统、建立新的民族音乐体系有着有益的基础和借鉴的价值。
由于现代强势文化的侵蚀,原西安鼓乐赖以生存的民间人文环境如民间庙会等正在逐步消亡,其生存土壤正在消失,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后继乏人,西安鼓乐濒临灭绝,亟待抢救和保护。
1953年,杨荫浏和当时西北音协的李石根、陕西文教厅的何均先生等人深入城隍庙、东仓、何家营、南集贤等重要乐社,对乐社、乐谱、乐器、民间艺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录制了成套的鼓乐演奏音像资料,并于此年,将其采访的资料编为《陕西鼓乐社与铜器社》,为后人研究、了解西安鼓乐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
1985年,在陕西省文化厅的支持下,何家营村建立了第一家民间鼓乐陈列馆——何家营鼓乐陈列馆,收集了大量的鼓乐资料,先后接待了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为宣传鼓乐文化,展示中国古代音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011年1月14日,西安鼓乐传习基地在陕西省周至县艺术技术学校挂牌成立。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获得西安鼓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