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民歌

2024-05-31
0

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典型代表。公元七、八世纪,蒙古先民走出了额尔古纳河,来到蒙古高原。他们基本上放弃了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而改变成以畜牧业为主,随之代表游牧生活的牧歌题材长调产生了。蒙古族长调民歌气息宽广,是较长篇幅的深沉情歌。它不但在长音的演唱上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的颤音,而且演唱者需要拥有宽广的音域,还要灵活掌握长调民歌的共鸣、节奏等演唱特点。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表演形式


01形成发展


一、蒙古长调民歌的形成

在公元1206年,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将领土从大兴安岭深林地带扩充到广阔的草原,使蒙古部落由深林狩猎民族转变为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人民以草原人特有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崇尚。创造了高亢悠远、舒缓自如、连绵起伏、音域宽广的蒙古长调民歌。

二、蒙古长调民歌的发展

蒙古从早期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开始从事畜牧业。由狩猎到游牧生产方式的变化,音乐风格以短调为基础,逐步向长调发展。原来一些古老的音乐,如狩猎歌舞、萨满教歌舞被高亢悠远、反映蒙古牧民生活的蒙古长调所代替。草原牧民将蒙古长调称为牧歌。千百年来,蒙古人民过着“还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最后,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长调占据了蒙古族民歌的主导地位。


02主要特点


蒙古长调民歌大都抒情歌曲。有的采用大量的装饰音和假声,具朗诵性;有的曲调高亢悠远;有的舒缓自由、善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其在悠长流动的旋律里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旋律线大都是波浪式的展开。词少腔多和即兴创作的特点,增加音乐旋律的张力,拥有无限的魅力。综合了蒙古长调各地区的主要特点:

1、“诺古拉”。蒙古长调民歌演唱特点主要以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的“诺古拉”——蒙古式颤音。当然还有“呼麦”、“潮尔道”等其他形式。这是蒙古族特有的表现形态。虽然蒙古长调风格多样,但是,最能代表蒙古长调民歌特点的仍然是蒙古式颤音——诺古拉。

2宽广的音域。只有拥有宽广的音域的歌者才能完美演绎蒙古长调。而正确的合理的发声方法是开发宽广音域的条件。

3、共鸣的运用。蒙古长调民歌主要是鼻咽腔共鸣。蒙古长调的共鸣还会根据音程的跨越、旋律跳动等方面有所变化。

4、节奏、节拍。蒙古长调的特点是它的节拍节奏是不固定的,大多为散板,自由缓慢。歌手可以自由的即兴的随着情绪加速或减速。


03传承方式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宣布蒙古长调民歌被确认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有标志性的蒙古长调民歌,不仅是美丽草原的绝唱,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因此,继承蒙古长调民歌是我们的责任和现代人的使命,继承好蒙古长调最重要的我们要将蒙古长调研究透彻。把我们的蒙古音乐文化好好的传递下去。让未来几代人听到长调民歌就像看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


04当代价值与意义


长调民歌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是站在人类文化大背景下,用更为长远和宏大的视野,对长调民歌独特价值给予权威性认定,影显了长调民歌以及以长调民歌作为典型表达形式的蒙古族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长调民歌与蒙古族社会的全部生产,生活内容相联系,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反映着蒙古民族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与蒙古民族传统的游牧生计方式息息相关,是民族生计方式的标志性展示;是人类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极富民族特色的歌唱形式,是蒙古民族模塑人格,社会教化,构建和谐的主要方式和有效手段;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相联,以艺术化方式,集中表达了蒙古民族在悠长历史中凝聚的关于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理念和追求。

长调民歌从古至今所表达的基本主题,即对和谐理念的坚守,以及在和谐理念主导之下生成的关于自然、生态、人际关系等等的主张和追求,具有超越历史,超越时空的永恒性价值.也就是说,长调民歌或蒙古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智慧地解决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和困境,对于我们如何在安全生存,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等等方面做出更明智选择,无疑具有深刻启迪和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