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在西藏自治区称为“阿吉拉姆”,在青海省称为“南木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编号为Ⅳ - 80 。
藏戏集神话、传说、民歌、舞蹈、说唱、杂技等多种民间文学艺术与宗教仪式乐舞为一体。每逢雪顿节、望果节、达玛节、藏历新年和特定的宗教节日,都要举行大型藏戏汇演。常演剧目有“八大传统藏戏”之称,演出一般分为“顿”(开场祭神歌舞)、“雄”(正戏传奇)和“扎西”(祝福迎祥)三个部分。其表演手段高度程式化,有唱、舞、韵、白、表、技“六技” 。
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渊源
唐东杰布(1361-1485)于藏历第六绕迥铁牛年之1361年诞生在昂仁县近夺北仁青顶的洪瓦拉孜,相传在世125年。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桥梁,很多牛皮船,被掀翻在激流中,许多想要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藏戏的种子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
尤其是他在高原汹涌澎源的江河上架起了五十八座铁索桥和 118 支大船,以及木制桥梁 60座他为了筹措资金,从追随者中选出了善于歌舞的七兄妹,教授他们表演藏戏,由他亲白敲打鼓钹和吟唱腔词,观众因被这种表演深深迷住,故将藏戏叫为拉姆(仙女)。
晚年在后藏迥日吾齐建起万佛大塔,并赴各地表演藏戏,从此开创温巴净地,甲鲁赐福,拉姆歌舞的藏戏表演方式。最终于 1485藏历木蛇年在迥日吾齐圆寂,民间相传汤东杰布在世 125年得益于对歌舞的无限热爱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1300多年以前,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种类繁多,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
藏戏早期多以民间歌舞、民间说唱以及宗教仪式的形式呈现。如《西藏王统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松赞干布在颁发《十善法典》时举行的庆祝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饶钹,管弦诸乐,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装饰巧丽,持诸鲜花,酣歌曼舞,尽情欢娱,驰马竞赛,至上法鼓,竭力密敲”。
通过数百年的演变,藏戏开始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演员也逐渐脱离寺院,职业演出剧团开始出现。藏剧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影响面也逐渐扩大,繁衍出德格戏、昌都戏、门巴戏等多种戏曲剧种,并对一些兄弟民族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艺术特点
藏戏音乐也因不同的藏戏剧种风格不同,蓝面具藏戏唱词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其唱腔声情并茂又字正腔圆,而青海黄南的藏戏多用寺院宗教音乐,气氛虔诚,节奏缓慢。由于藏戏演出主要是广场戏,其舞美并非是“舞台美术”,而是服装、面具等。面藏戏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色彩丰富,华丽庄重;且吸收了宗教面具的特点,夸张奇幻,装饰繁复,寓意深邃。
表演形式
藏戏的演出分为三个部分:开场仪式戏“阿若娃”、正戏“雄”和吉祥收尾仪式“扎西”。开场仪式又称“温巴顿”或“甲鲁温巴”,其内容主要是净场祭祀,祈神驱邪,祈求祝福,并介绍剧情。出场人物一般有:甲鲁二人,温巴七人、拉姆七人。传说这三种人物是根据《曲结洛桑》剧中人物演变而来。甲鲁是王子,温巴是渔夫或猎人,拉姆是仙女。表演时先是温巴戴着面具又唱又跳,然后甲鲁领着一群仙女出场歌舞,借以介绍演员,讲解正戏的剧情,招揽观众。“雄”是正戏,先由“温巴格更”(即戏师)用快板韵白介绍故事情节、地点、环境、人物造型、唱词等,然后人物上场。演出时间长则三天三夜,甚至六七天;短则二三小时,皆由戏师控制决定。
其表演形式为:全体演员,不论是否扮演剧中角色,全部出场,围成半圈,轮到自己表演时,即出列表演,其余时间参加伴唱和伴舞。其基本演出格式是:先由戏师介绍一段剧情,然后由一个角色出来演唱一段,然后所有演员共同起舞或表演技巧,依此循环。其演出不分幕和场次,剧情讲解者和伴唱伴舞实际上起着分幕的作用。由于传统剧目一般都是流传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经典之作,所以大多数观众都熟悉戏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他们观看演出主要是欣赏剧中唱腔、舞蹈和特技等。因情节发展由戏师介绍,剧中人物可专心演唱或表演绝技。通过戏师巧妙安排,一台故事动人、唱腔优美、特技表演扣人心弦,并有同台演员帮腔伴舞的精美艺术形式就展现在观众面前。“扎西”是藏剧演出结尾时的集体歌舞,意为祝福吉祥。
唱(朗达):西藏地方民族戏曲剧种都以演唱各种人物传记为主要内容。人们为了区分歌曲和戏曲,习惯地将戏曲唱腔称为“朗达”(意为传记)。藏剧唱腔高亢、嘹亮,均为自由节奏的散板。唱腔的运用主要是按照剧中人物的身份来确定,且专曲专用,不得随便借用。藏剧唱腔主要有:长调[达仁]、中调[达珍]、短调[达通]、悲调[觉鲁]、歌戏混合腔[谐玛]、说唱混合腔[谐玛当木]等。每个唱腔一般只能唱七字至九字句两句,个别唱词最多字数不得超过十三个。数板的词句和字数可不受限制。
舞(晓卓):藏戏基本上还是广场戏,载歌载舞是藏戏的突出特点。舞蹈与剧情常常无直接关系,主要是为了烘托场上演出气氛。舞蹈中只有少数动作带有某种象征意义,且多模仿劳动、生活和动物的动作。
韵(雄谢巴):是一种类似快板和数板的韵白,主要是在剧情讲解者念讲剧情,介绍演员出来演出等场合中使用。
白(给卡):藏戏中过去一般很少使用口语道白,即使使用也主要是喜剧人物用来打诨插科,但在以后的表演中为丰富表演手段,便于观众了解剧情,已适当增加了这种道白。
表(朗菊):指表演。藏戏中的表演艺术比较简单、纯朴。许多角色因戴面具表演,故演员不太注意面部表情的表演,角色之间也较少交流。
技(吕则):指藏剧中的舞蹈技巧、武功特技等。这部分表演成分多从民间艺术形式中吸收而来。
谐:指穿插表演的民族歌舞。它是民间歌舞与藏戏舞、唱和鼓钹节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但其与剧情并无直接关系。
藏剧的演出服装十分简单,表演从头到尾仅为一套,中间不再更换。演员一般也不用化妆,主要靠面具。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剧表演在表现底层劳动人民的角色时常在脸上抹糌粑面或锅烟黑。西藏和平解放后,尤其是自治区藏剧团成立后,在人物造型方面曾作过多方面尝试,如将面具上的图案直接搬到脸上,成为一种脸谱;或比照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来化装;有时也使用话剧的化妆方法。但藏剧自身具有的传统特色人物面具仍保留了下来。
代表剧目
藏戏主要剧目有:历史传说剧《文成公主》和《热琼娃》;民间故事改编的神话爱情戏《诺桑王子》;神话传说剧《苏吉尼玛》和《根却波》;儿童英雄剧《白玛文巴》;直接取材于现实材料的社会生活剧《朗萨雯蚌》;人情世态剧《卓娃桑姆》《顿月顿珠》《敌得格得》和《曲吉朗桑》;宗教故事剧《智美更登》《云乘王子》《德巴登巴》《絮巴旺秋》和《敬巴钦保》;还有藏族古典小说改编的《郑宛达娃》等。现存八大藏戏剧目为:《文成公主》《朗萨雯蚌》《智美更登》《卓娃桑姆》《苏吉尼玛》《顿月顿珠》《白玛文巴》《诺桑王子》
传承意义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藏戏的剧本也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应用格言、谣谚和成语,甚至还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华。藏戏和内地的戏曲剧种一样,在时代的变革中陷入了与现代艺术和娱乐形式争夺观众和演出市场的竞争局面。资金缺乏、剧团生存艰难、艺术人才断档、传统表演技艺失传、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各地藏戏发展面临的危机,急需制定规划对这一古老的少数民族剧种加以保护。
藏戏,踏着远古的步伐而来。它在藏族宗教仪式、酬神醮鬼、民间歌舞及说唱表演等不同艺术土壤上形成,是藏族人民以歌舞形式表达藏文化内容及现实生活的一种综合表演形式,是藏民族留给世界为之惊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这片富有生命力的雪域高原最好的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