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俗

2024-05-31
0


妈祖信俗是指妈祖信仰习俗,又称神女信俗、灵女信俗、神姑信俗、元君信俗、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湄洲妈祖信俗等等。

200993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也是莆田市第一个世界级遗产,使湄洲获得了一张世界名片。

202111月,妈祖信俗入选"福建文化标识"


妈祖起源




妈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仙逝。林默诞生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而取名"",昵称"默娘"。相传林默娘小时勇敢聪明,事亲至孝。8岁从师学习,过目成诵,悉解文义。10岁时,随母亲王氏诵经礼佛。13岁时,得到一位老道士指点,授以"玄微秘法",能识诸般要典。15岁时,能为人治病,扶贫济困。16岁时,她照妆于井,得铜符一双,本领更加高强。由于生于沿海都巡检之家,她熟习水性,能驾船、挽缆,巡游于岛屿之间,常于风浪里救助遇险船舶。她还"为里中巫"行医救人,辛勤劳作,这为她最终成为海上保护神奠定了基础。


妈祖故事传说




妈祖信俗文化广泛传播,与妈祖圣迹故事流传相辅相成。《天妃显圣录》《敕封天后志》典籍大量记载了妈祖的故事,南宋莆田状元黄公度《题顺济庙》诗中所说:"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妈祖故事按时间划分,也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载了其生前的主要事迹,另一部分记载羽化升天之后的"灵应"故事。它们体现了妈祖立德大爱、拯危救难、济世助人、惩恶扬善等崇高品质和高尚人格,反映了妈祖文化不断传播和弘扬的历史进程。


习俗


妈祖信俗包含的内容主要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

(一)祭祀仪式分为家庭祭祀和宫庙祭祀两种,家庭祭祀包括“船仔妈”崇拜、对海祭拜、家中供奉和挂妈祖像等,宫庙祭祀则包括日常祭祀和庙会祭祀,其中庙会祭祀时举行祭祀大典,妈祖祭祀大典于1788年列入清朝的国家祭典,另外湄洲妈祖祖庙全年还例定有妈祖诞辰纪念、妈祖升天纪念、割火分灵、谒祖进香、妈祖巡游、民俗表演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

(二)传统民俗主要包括演戏酬神、妈祖元宵、谢恩敬神、妈祖游灯、妈祖服饰、圣杯问卜、换花求孕、佩戴香袋、诞辰禁捕、妈祖彩车、大门贴符、颈项佩玉、托看小孩、妈祖挂脰等;

(三)故事传说指妈祖信俗在传承过程中,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包括有档案史料、志书、奏章、碑记、摩崖石刻、壁画、匾额、楹联、诗词、散文、书法、图画、戏曲、俚歌等。


文化精神特质




妈祖立德大爱的精神品质凸显高贵的人类价值。她始终以百姓"同类"而不是"异形"的形态出现,使人倍感自然、亲切。

妈祖自己是普通人,她的救助采用常人的手段和工具。其"窥井得符"之后,为了给黑夜的船只导航,她甚至不惜焚烧自家的茅屋。即便羽化登仙后,她依然常取"人迹神功"的方式显灵,而并非凭借不可捉摸的"神通"行事,例如"凿泉救疫""药救吕德""菖蒲治病""灯火导航"等。


妈祖给人的救助,不是单纯施加的某种"恩赐",而是提供某种信息或某些帮助,激发起遇难者自我奋起的勇气,让其在一时非理性的绝望中重新发觉自己作为""的现实存在,采取相应的行动,与灾难进行力所能及的抗争。例如,妈祖的"钱塘助堤",只是使短时之内"水势倒流不前""众于是秉势筑堤"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价值不能离开整体价值,个人价值只有在整体价值中才能得以实现。妈祖的降妖除怪就是充满宽容与和谐。除了极少数罪大恶极的首恶之外,一般都不采取赶尽杀绝的极端做法,而是说服感化,使之心悦诚服地改邪归正,化敌为友。诸如"擒服高里鬼""降伏金水之神顺风耳、千里眼""收服东海怪晏公""收伏嘉应、嘉佑两怪"等。晏公后来还成为妈祖手下水阙仙班十八员的总管;顺风耳、千里眼成为妈祖的开路先锋和得力助手。这般"崇德利用"的感化力和包容心,实际上也折射出"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宽容海涵"的和谐理念。

妈祖是"天人合一"海洋生态和谐的象征。其强烈的自然之子意识,是妈祖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妈祖虽神通广大,但她并不采取大动干戈与大自然"对着干"的野蛮方式,而是凭借"四两拨千斤"的手段赈灾救难;且往往呈现一派红光照耀、鸟翔鱼跃的协调欢乐的和谐气象。妈祖,这位原本"能预知人祸福""里中巫",一开始就跻身于救护生命的巫医之中,因而特别具有博大的普世情怀和睿智爱心。人性的巅峰便是神性的起点,人性最高修养与神性彰显普世实现了辉煌的重叠交会。于是,仁者--圣人--神仙,完成了升华嬗变的完美轨迹,人类价值得以最大张扬和终极显现。


分布


  • 福建

妈祖的诞生地福建是中国大陆妈祖信仰最盛的地方,仅在妈祖的家乡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妈祖庙,在民国以前,福建沿海各府县,每县都有几十座妈祖庙,福建各地的妈祖庙数量仍十分庞大,香火旺盛。妈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内陆的闽西客家山区。福建的妈祖庙中有三座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台湾

台湾苏澳镇南方澳南天宫的纯金妈祖神像。妈祖信仰是台湾最普遍的民间信仰之一。由于移民多自中国大陆渡海

  • 广东

广东省最信仰妈祖的地区就是粤东的潮汕地区了,潮汕地区妈祖庙甚多,特别是渔民、商民、盐民尤普遍。船民船中都祀妈祖神像,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神诞即隆重祀拜。著名的就有“汕头老妈宫”,还有汕头市潮南区胪岗镇的胪山古庙。

汕头妈屿岛就是因一岛两座妈祖庙而得名。

  • 香港

妈祖在香港皆称天后,而水上人则称其为阿妈。香港各地皆有天后庙,其中以佛堂门天后庙在本港至大,立于宋代,每年皆有不少渔民聚集进香。香港境外,深圳南头半岛赤湾之上,亦有明代与郑和有关的赤湾天后庙(明时为天妃宫),此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不少水上人前往参拜。

  • 澳门

妈祖在澳门亦相当多人信奉。最显著的例子,澳门西文名称Macau”,即是由“妈阁庙”一词转化而来。

  • 江苏

南京天妃宫位于南京狮子山麓、长江之滨,建于明朝永乐五年。相传郑和下西洋遇险,受救于林默,返航归来上奏永乐帝而后修建。

太仓浏河天妃宫,又名“天妃灵慈宫”,俗称“娘娘庙”。宫内立有《通番事迹碑》,记述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宿迁泗阳众兴天后宫,又称天妃宫,位于众兴镇骡马街西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 浙江

杭州天妃宫的最早记载见自宋《梦粱录》。在清代,分别在武林门、吴山三茅观、孩儿巷有三座天妃宫。

在浙江舟山、温岭、玉环、洞头、南麂、苍南等地,都有妈祖庙。

  • 天津

旧时,天津新婚者时常至天津天后宫祭拜妈祖,以求早得子嗣。天津人心中的妈祖信仰功能与送子娘娘,有相当大的重叠。

  • 山东

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初称“天妃宫”,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道教庙会天后宫庙会,俗称“青岛大庙庙会”。

蓬莱境内的蓬莱阁,由龙王宫、子孙殿、弥陀寺、天后宫、三清殿、吕祖殿等古建筑共同构成。


表现形式


从民俗角度分析和现在流布各地的妈祖信仰表现形式评估,妈祖信俗表现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分为十大类,形成整体系列,它包括《妈祖传说》、《妈祖服饰》、《妈祖祭典》、《妈祖庙会》、《妈祖供品》、《妈祖金身巡安》、《妈祖回娘家》、《妈祖信众谒祖进香》、《妈祖道场》和《妈祖蔗塔》。


传承意义


妈祖信奉者们向妈祖求子、求平安、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求幸福。对妈祖的信仰和纪念已经深深融入沿海地区中国人以及他们后裔的生活,成为了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融洽以及该信俗的社会团体身份认同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纽带。

上一篇:玛纳斯